- 王夢奇;
作為新中國第一部成文法形式的婚姻家事立法,1950年婚姻法頒行至今已有70載,它的施行和之后的婚姻法運動,為我國社會主義婚姻家庭法律體系的形成奠定了牢固的基礎。從根據地到新中國成立,再到1980年婚姻法,及至如今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我國的婚姻家事法經過了不破不立、與時俱進、科學系統三個階段。
2020年05期 v.39;No.180 5-1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34K] - 張皓月;
在司法實踐中,網絡謠言型尋釁滋事罪的適用存在爭議,甚至可能造成越界規制的不當后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本罪的認定和適用標準不統一。其實,可以結合公共場所的性質、人數、受影響的范圍與程度等因素確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判定標準,從虛假信息的語言表達形式、尺度、涉及社會負面事件及政府行為的虛假信息的特殊性對"虛假信息"進行合理認定。
2020年05期 v.39;No.180 15-2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07K] - 楊超峰;
讓與擔保作為一種非典型擔保在企業融資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從其產生之日起,其效力問題就一直存在著爭論。在債權債務關系中,雙方以擔保為目的,由債務人或第三人向債權人移轉擔保物的所有權,此后在債務人如實清償的情況下再將所有權轉移給原所有權人,否則債權人可行使擔保權能。文章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典型案例為導入,分析我國司法中逐漸形成的認可讓與擔保效力的審判模式,以及讓與擔保權人在破產程序中通過優先受償權實現擔保權的路徑。事實上,讓與擔保權人優先受償權的行使以享有物權效力為基礎,并且要避開破產撤銷權的阻隔。
2020年05期 v.39;No.180 23-3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10K] - 趙萌萌;高留志;
司法實踐中對體育活動意外傷害的裁判規則不一,而不同的裁判規則源于對此類案件性質的認識不同。體育活動固有風險的不可避免性、可預見性以及參與者的自愿性等特點,要求體育活動意外傷害事件應納入自甘風險的范疇。從自甘風險歷史演變過程及我國侵權責任法體系特點來看,自甘風險應當在《侵權責任法》第6條的過錯責任條款中加以解釋;在無立法規定的情況下,過錯責任應作為處理此類案件的裁判規則。
2020年05期 v.39;No.180 31-3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5K]
- 孫仝;
感性是哲學世界觀的重要范疇。受西方傳統形而上學對本質世界追求的影響,黑格爾建立起以絕對精神為存在論根基的概念體系,費爾巴哈試圖以感性直觀取代黑格爾思辨哲學,二者均未觸及感性世界的深刻基礎即感性活動。文章通過探討西方形而上學傳統的感性觀和馬克思哲學中蘊含的感性思想,研究了西方哲學感性思想的演化進程,認為馬克思哲學從感性世界中人的對象性活動出發,以感性和現實為根基,將精神實體真正融入現實世界,從生活實踐和唯物主義立場超越了形而上學的內在邏輯。
2020年05期 v.39;No.180 37-43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01K] - 肖麗容;
因為成書時代的原因,《宋書》與《南史》記載了很多相同的歷史史事,但作者也并非完全是在照抄照搬,它們在文字、詞匯、語法方面存在眾多差異。通過分析《宋書》《南史》異文中的避諱文字,可以證實《南史》并不是在簡單刪削與增補《宋書》的基礎上形成的,它們之間的語言也在發生變化。避諱的結果,往往導致人名、地名、官職名、書名以及其他各種專名的變易,甚至造成史實的改竄、古書的淆亂,所以我們在閱讀古書時必須留意避諱這種獨特的文化現象。
2020年05期 v.39;No.180 44-53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29K] - 吳齊陽;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人口遷徙、地形阻隔、政區變更等因素使得河南方言分化為中原官話和晉語,二者長期處于競爭關系。文章一方面考察了河南方言的歷時演變及其背后的成因,一方面闡述了中原官話和晉語對河南文化的影響。
2020年05期 v.39;No.180 54-61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27K] - 張峻晨;
中國網絡文學作為一種大眾流行文學在跨文化的異域旅行中需要被認知、翻譯以及在文化全球化的語境下被塑造、傳播與接受。從文化認知、文化翻譯與文化全球本土的面向審視中國網絡文學的跨文化傳播可以發現,文化認知激發了中國網絡文學中中國文化作為"他者"的異域認知,文化翻譯成為連接中國文化作為"他者"與異域文化中"自我"本土文化的橋梁,而文化全球本土化的宏觀背景則是促成中國網絡文學跨文化傳播的重要條件。中國網絡文學的跨文化傳播跨越語言、國界與文化的藩籬,不僅涉及語言轉換的層面,更重要的是文化與意識形態的翻譯、傳播與重構,最終在異域文化中形成了一種兼具全球普適性和本土民族性的文學產品。
2020年05期 v.39;No.180 62-7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28K]